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_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视频_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_女人扒开屁股桶爽30分钟

郵箱登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成員動態 → 正文
佳訊不斷!中國船舶集團3家單位入選“科改示范企業”名單
來源:中國船舶集團     日期:2022-03-24    字體:【大】【中】【小】
  昨天,我們發布了一則年輕有為!中國船舶集團3人入選第七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好消息

  今天,又有一則佳訊分享。

  3月22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最新“科改示范企業”名單,中國船舶集團3家單位榜上有名。

  七一六所中船信息公司
  七一八所派瑞氫能公司
  七二五所青島雙瑞公司

  一起來了解下這3家單位。

   中船信息自2020年首次入選“科改示范行動”以來,堅決推進由“規模”向“創新”的發展動能轉換升級,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牛鼻子,實施系統性和針對性強的機制體制改革,大大激發了企業活力。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高層崗位示范引領,先改“主席臺”,全面實施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中層崗位帶頭推進,實行“雙向選擇、競爭上崗”;完善員工末等調整、不勝任退出通道。通過建立以崗定薪、以崗選人、崗變薪變的管理機制,極大活躍了團隊干事氛圍。

  強化創新驅動,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將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重點,重點創新項目與國家、集團戰略銜接;實施“揭榜掛帥”“經費包干”等新機制,對項目負責人充分賦權;在外骨骼機器人、物聯智控平臺等新產品方向探索崗位分紅、項目分紅等激勵機制。公司科技創新核心能力不斷加強。

  優化產業布局,聚集核心資源。充分利用產業集群集聚效應,形成北京、上海、連云港三地產業布局,依托區位優勢,打造為我所用的外部智庫力量;清退低效股權投資,減少管理部門,縮短管理鏈條,將管理人員推向科研和市場一線。公司資源進一步向核心市場、核心主業、優勢業務聚集。

  公司通過將改革舉措不斷做深、做實,人才層次、經營業績和科技創新活力顯著提升,先后榮獲了中國智能制造十大進展等十余項重大獎項,創新發展成效逐步顯現。

   派瑞氫能公司是七一八所以在氫能領域四十余年的技術實力和工程經驗為依托,整合所內氫能產業框架的五個業務板塊相關資源,進行增資后成立的公司,是目前國內氫能裝備產業鏈較為完備的科研生產企業。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00余人,擁有2個省級研發平臺,總建筑面積達21500平方米,可年產堿性制氫裝備350臺(套)、PEM純水制氫裝備120臺(套),以及進行各型加氫站建設。

  在水電解制氫、甲醇裂解制氫、車載氫系統研制加工、加氫站建設等方面具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工程建設經驗以及周到的售后服務保障,擁有多項氫能技術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已形成以制氫為核心,加氫、供氫為拓展的產業發展架構,業務涵蓋水電解制氫、化石燃料制氫、氫能交通、海洋氫能等多個領域,其中水電解制氫裝備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保持領先地位,并承擔了4項“北京冬奧會”氫氣供應關鍵性保障項目。

  此次成功入選,派瑞氫能公司將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重點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探索創新、取得突破,打造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努力建設成為世界可再生能源制氫的骨干力量,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貢獻。

   青島雙瑞始終堅持將創新融入企業發展,不斷完善“提升一代、研發一代、謀劃一代”研發創新體系。在積極推進腐蝕控制、電解制氯、壓載水處理等優勢產業持續優化升級的同時,積極謀劃一系列新技術、新方向,成功開發了SOxFree?船舶廢氣脫硫系統、NOxFree?船舶廢氣脫硝系統、GasLink?船用LNG供氣系統等新產品。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高水平專業研發團隊,為科技研發提供堅強保障。擁有聯合國海洋環境保護專家、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技術專家,為自身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相繼建成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電化學保護與海水處理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臺,持續激發研發創新活力。

  作為船舶配套設備行業領跑者,青島雙瑞既是市場主導者又是行業標準制定者,主導及參與編制的有效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數29項。主持編制并發布了電解法壓載水處理領域首個ISO國際標準,在該領域擁有國際話語權。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管理,成功獲得了10余項國際專利,相關專利技術實施率達90%以上。

   了解多一點

  “科改示范行動”是繼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區域性綜改試驗”后的又一國企改革專項工程,選取改革創新緊迫性較強的國有科技型企業,在切實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前提下,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推動深化市場化改革,重點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探索創新、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在此基礎上復制推廣成功經驗。




| 來   源:七一六所/七一八所/七二五所
| 通訊員:孫國文/夏秋成/趙麗妹/張豪豪/徐兆琦
| 責   編:寧湘舒
| 校   對:王   琦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